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台大復健科—斷層掃瞄

今天早上一開始是以著很高興的心情去台大醫院,其實有點期待,但我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些什麼。大概是自己如同第三者要去聽某人的病情,而絲毫不受情緒上的影響吧!

以下是我的電腦斷層,如果要針對哪張圖作講解,我會把它以區塊區分成
A B
C D

這是2007年12月25日當天拍的(蜘蛛膜下腔出血)。A B上有血絲唷(白色的五條線)~~好恐怖

2008年1月2號,這天我就沒有辦法講話了,嗚…

D的上方有一根白白的線,這是安插一條導管,可以排出血:~~難怪大家進到加護病房看到我以後會哭(還好沒有讓我看到,一定很醜)

2008年3月28日,這次是因為帥氣的黃醫生想要看看我有沒有腦水腫才讓我去拍。看到這張,我的情緒就上來了。

D圖,我腦子的左邊,放在圖上是在右邊,最外圍黑黑的部分就是我受損的地方(可與第一張的D圖比較,這邊還沒有看到受傷的部分)。原來我受傷的部分竟是如此的大!中間上方有兩個橢圓,這兩個部分是水,因為右邊有受損,所以孔就比較大。

聽完盧醫生的講解,我就跌到了谷底!不是普通的低落…盧醫生大概看出我開始晃神,她跟我說,沒有傷到最中心,不然妳就不能講話了!

於是我決定了。我也要在台大作語言治療!(我真是浪費國家醫療資源耶,任性)

下午去聽演講,我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所以我很認真的在聽上頭的人在講什麼,試圖放下上午的沮喪。不過演講到一半我的頭就隱隱作痛,趕快深呼吸好一陣子,讓頭好好放鬆。會後學妹們說要去講八卦,哦?我也要過去聽聽。我們去坐在普通大學的司令台,這邊其實應該是男女朋友該坐的地方XD 講完這麼多話以後,我就把煩惱的情緒拋開了!

以下是一個案例:如果在週間要去找實習醫生,並要約他一起吃早餐,但是實習醫生說他週間不太想吃早餐,只有在週末才想吃,試問我們該怎麼作呢?

對我來說,如果實習醫生是我的國中同學,交情不錯,我就會跟他說,不然週六我們就一起吃早餐吧!

不過對鑲銀而言,她會想太多,並把實習醫生設想為不喜歡她才會有這種反應。

這是我太樂觀嗎?但我沒有想要去倒追他耶!只是因為我們是好朋友才會約他吃早餐。是我想太少了嗎?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書摘〕奇蹟-1

泰勒(Jill Bolte Taylor)著,楊玉齡譯,《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台北:天下文化,2009)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8035
可到博客來去看其前言與部分內文:

前言

敞開心房,打開腦門

  每顆腦袋都有自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我的。

  十年前,我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研究,並指導年輕醫生有關人腦的知識。但是,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日,我給自己上了一課。

  那天早晨,我經歷了一種罕見的左腦中風。因為我腦裡有一個之前沒有檢查出來的天生血管畸形,那天血管突然破裂,導致大出血。在那短短四小時內,我透過腦解剖學家(神經解剖學家)好奇的雙眼,看到我的腦袋如何一點一滴的喪失處理資訊的能力。

  那天早晨接近尾聲時,我已經不能行走、說話、閱讀、寫字,甚至連自己的生平都想不起來。我像胎兒般捲曲身子,了無精力,一心等死,而當時的我,當然萬萬想不到日後我還有機會和他人分享這次經驗。

  《奇蹟》這本書,是我在那沉寂的心智迷宮裡的旅途日誌,在那兒,我被包裹在一團深沉的、內在祥和之中。這本書,是我的學術訓練與個人經歷及洞見編織而成。就我所知,這是第一本由罹患嚴重腦溢血之後、完全康復的神經解剖學家的記事文。我很興奮,這些字句終於進入人世間,有機會對這個世界做出貢獻。

  最重要的是,我深深感謝,我能活下來,並保有腦力直到今天。

  剛開始,我是因為許多無條件付出的好人,而去忍耐復健過程的痛苦。這些年來,我一直嚴格遵守復健計畫,為的是一名與我聯絡的年輕女子,她迫切的想了解她那因中風而過世的母親為何在發病時沒有打一一九求救。為的是一名年長男士,他擔憂愛妻在死前的昏迷狀態中可能受了活罪。我一直被栓在電腦前(膝上有我的忠狗妮雅相伴),為的是那許許多多照顧病人的人,他們打電話進來要求指點迷津,以及尋求希望。

  我堅持寫這本書,是為了我們社會裡即將在今年經歷中風的七十萬人(以及他們的家人)。我在想,只要有一個人是因為讀了〈中風那天早晨〉那一章,而認出中風徵兆,並向外求救(要及早求救,不然就太遲了),那麼我在過去十年來的努力就更值得了。

  這本書可以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吉兒中風前的生活」將為你介紹腦袋關機之前的我。描述為何我從小就想當腦科專家,內容包含一些我的學術訓練、我的主張,以及我個人的探索。

  我以前的人生還算滿成功的。我是哈佛大學的腦科專家,在美國精神疾病聯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服務,常常巡迴全美,化身為「走唱科學家」。

  我另外加了一點簡單的科學知識(中文版放在書末的附錄裡),希望能幫助你們了解,我的腦袋在我中風那天早晨,經歷了哪些生理狀況。

  如果你很好奇,中風的感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那麼第2章〈中風那天早晨〉可以滿足你。在這裡,我將帶你進行一趟非比尋常的旅程,讓你透過科學家的眼睛,去體會我的認知能力如何一步一步的惡化。

  隨著我腦袋裡的出血愈來愈大量,我把我在認知上的缺陷,與我腦裡正在進行的、看不見的生物學變化,連結在一起。身為神經解剖學家,我得說,我因為這次中風而得到的關於我的腦袋以及它如何運作的知識,不亞於我長年在學術領域所學到的。

  在那天早晨接近尾聲時,我的意識已經漂浮到一個彷彿天人合一的境界。從那次以後,我終於了解,如何才能經歷到那種「神祕的」或是「形而上的」經驗——就我們的腦部結構而言。

  如果你認識罹患過中風或其他腦部創傷的人,那麼本書中的復健篇章或許就更值得一讀了。在這些篇章中,我要分享我的復健日誌,包括四十個小撇步,關於我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以便能完全康復。我把「中風復原建議」條列在書末,方便各位查詢。我衷心期盼你們能把這些資料分享給需要的人。

  最後,《奇蹟》剖析了這次中風讓我學到的腦部知識。讀到這裡,你應該會發現,本書並不真的是在談中風。更正確的說,中風只是一個創傷事件,透過它,內心的洞見因而產生。本書談的是我們人腦的美麗與彈性,因為它天生就有能力不斷去適應變動與恢復功能。

  基本上,這是我的腦袋進入右腦意識的旅程,在那裡,我被包裹在一團深沉的內在祥和裡。

  我恢復了左腦的意識,為的是要幫助其他人達到祥和的境界——當然,是在沒有中風的情況下!

  但願各位都能享受這趟旅程。


。。。。。

好吧,我正在中風。沒錯,我正在中風……但是我可是個大忙人哪!這樣吧,既然我沒法命令中風不要發生,那麼我就來中風個一星期吧。我可以藉機學習一些我需要知道的東西,有關我的腦袋如何創造出我的現實知覺,然後到了下星期,我再繼續我的行程表。

Jill心裡想的,我也跟她有一樣的想法。在我開完刀後,我一度想要在出院後就回去復學,完成我的論文。反正只是開腦,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損傷吧?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什麼才是晚明的繪畫意識,這份論文可以提供什麼重要的研究,而且其中我的宋代還沒有完成,該怎麼辦阿?卻沒想到,當時我自己的體力與認知已經沒有辦法支持我再前進繼續去做。

我連〈江行初雪〉這幅畫的畫名都沒有辦法講出來,我可以作什麼研究呢?

這種對於自己極度缺乏信心、總以為自己已經大勢已去,這輩子都沒有辦法再去作研究的這種想法,看完這本書我突然頓悟,原來,腦傷可以花八年來恢復,而不是只有一年。

事實上,〈江行初雪〉這幅畫我可以講出它的設色—中國的雪景中會出現綠色石頭,目前所見也只有這幅畫有,所以我對這幅畫印象特別深刻。裡面的漁夫跟小孩以及騎馬的人我都可以想起來,但是為什麼我偏偏講不出它的名字呢?原來是這種細微需要記憶的東西需要左腦來記,而我就是左腦損傷。

但到今日,我可以再度講出〈江行初雪〉,代表這就是一種奇蹟,我再一次重新找回圖畫的名字:D

對於有某種身體上的障礙的人,一般人會覺得,妳就是要勇敢的去面對妳現在所處的這種景況。但是,對方不是那個殘障的人,如果只是順口說說,總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傷害。對我來說,腦傷對我的損害是目前我的說話的能力還是略遜,對於英日文我還是逃避。而對Jill,她說話的能力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她沒有辦法閱讀。我們必須要去找一個「能夠成功康復,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把焦點放在我的能力上,而非放在我的失能上」的支撐點,讓我可以積極的想要恢復起來。

復原,是我每天都要作的抉擇,為此我每天得下定一萬次的決心。我是否真的願意努力去嘗試?……底線是,我到底願不願意忍受恢復過程的痛苦?

對目前的我來說,我只是想要去做研究而已。對於真理的探求何其廣大,但只要讓我對於基本的學識有某個程度的恢復,不管作的研究貢獻有多大,我還是想在書海裡遊走。

中風已經快要一年半,我睡眠的時間還是很長。最近因為感冒,我還會去睡午覺。後~~我這麼會這麼清閒!不過Jill也是提到,睡眠是很有價值的唷!

說到細胞的療養,我要再三強調睡眠的價值。我真的相信,腦袋最知道它自己的康復有哪些需求。就像我之前提過的,就我的腦袋來說,睡眠是「資料建檔的時刻」。……在這段長達數年的期間,如果我不理會我腦袋所需要的睡眠,我的感官系統會承受極大的痛苦,而我的身心都會不堪負荷。……在中風後第七年,我夜間需要的睡眠時間從十一個小時減回九個半小時。在這之前,我除了一夜充足睡眠之外,還需要睡午覺。

我可以依靠醫生與治療師給我的幫助,讓我漸漸恢復身心靈的健康。我想,這也是種奇蹟,我可以一個人搭捷運、搭公車去醫院找治療師(事實上,我二月4日出院,19號我就搭公車去找治療師了)。明天,我又要去台大找盧醫生:D 給她看我的斷層掃瞄,不知道會有什麼新發現!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新聞〕頭痛難忍就醫 原是壓力太大所致

受金融海嘯衝擊,加上最近的股市有如春天的天氣乍暖還寒,也讓不少人出現失眠和「緊張性的頭疼」,而紛紛到醫院求診。醫師指出,患者除了服用止痛肌肉放鬆的藥物之外,也應注意生活的壓力、適當的減壓,多做運動或是深呼吸,都有減緩頭痛的效果。(彭清仁報導)

新竹一名五十歲的陳姓男子,經營一家小公司,但近半年來公司受金融海嘯的衝擊,加上公司投資股票基金慘賠一千多萬元,陳姓男子在壓力太大的情況下,出現頭痛的症狀,陳姓男子一度以為是中風的前兆,因此前往署立新竹醫院求診,神經科周秉箴醫師在診療後表示,患者除了兩邊後枕部有壓痛點之外,四肢運動及感覺神經都正常,而頭痛的位置大多是兩側太陽穴及後枕部,甚至嚴重時連眼框周圍都感覺疼痛。

經過詢問之後,醫師才找出頭痛的原因,原來是「緊張性頭痛」,和中風完全無關,醫師在給予止痛肌肉放鬆的藥物之外,還提醒患者要注意生活的壓力,適當的減壓,例如運動、深呼吸等放輕鬆的小技巧,一個星期之後頭痛就可得到改善。周秉箴醫師表示,患者是因為情緒長時期過度焦慮、擔心和緊張,加上腦力長期勞動、沒有足夠的休息及睡眠。另外,患者也有肌肉因長期收縮,導致減少血流,致使腦局部循環不良的症狀。一般而言,服用止痛藥只有治標不能治本,適度的按摩、熱敷、深呼吸或多做運動,都會有不錯的效果,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就應該找醫師治療了。

p.s.搞不好我血壓正常還是會頭痛,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

為了不要讓Rhapsody放到第二頁、導致我就沒有辦法看到好笑的鍵盤手,所以把今晚的日記放在這邊 :D

蔡天娜 / +0 / 助理 / 單身 / 碩士休學
留學長 / +6 / 國小老師 / 單身 / 博士
姜學長 / +7 / 國小老師 / 單身 / 博士
林同學 / +10↑ / 國中老師 / 單身 / 想考博士

第一個是姓名,為什麼我要叫天娜呢?這是因為在教會我是唱tenor :D哈比幫我取的
第二個欄位是代表我們的年紀,不過實際的年歲需要隱藏,故只標出相對值。
第三個是我們目前的職業。
第四個欄位代表美術所很沒行情,沒有人要我們XD
第五個是現在的學歷。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吃飯,我很嚴肅的問大家,你們會因為一直熬夜、導致長期以來作息大亂,有時還會太過操勞自己的腦,最後沒有辦法睡著?

答案是:大家都會。留學長說,這還會伴隨著頭痛,沒睡飽的時候頭與肩膀痛的更厲害。

但這樣是不是代表我們是腦神經衰弱呢?(尤其是我是完美主義,又是急性子)

留學長:恩…不過那就等他自己恢復阿XD(笑得很開心嘛,學長)

還好,不是只有我是這種情況,大家都是腦神經衰弱,哇哈哈

因著現在的身體狀況,所以我先問一下學長,看到時候要不要就在國內念個博士。


留學長是說,最好還是出國念,他是因為教書有點無聊所以就來念,隨便考就考上,不過這是因為真的有辦法的人大多都會出國。姜學長說,他真的好想去念哈佛阿!要不是他有買房子,他想出國去哈佛進修一年。

嗚…可是我的英文現在沒有辦法講好了耶~

留學長說:沒有中風的人也沒有辦法講好XD

最後,大家還是彼此呼籲要去做運動。雖然我蠻想去做瑜珈,但我跟林同學或許可以一起去做太極拳!我大學的時候有練過一年半,雖然現在全部還給老師了。留學長說他也有去練過,不過有陣子太忙就沒有再去練了。Anyway,希望運動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比較健康,頭也會漸漸不痛:D



p.s.怎麼可能晚上只有講這些?喔呴呴,當然講了超級多的八卦囉!姜學長說,現在國小裡的小朋友,還會叫他歐機喪,氣死他了!林同學更狠,他說國中部的同學還叫她阿罵,後~~~~

一群中年人在講八卦,就是這樣。

。。。。。

後記:

吃完晚餐後,我跟林同學又在外面聊天。其實有點難以想像,這麼簡單、以口交談的事在過往一年中我沒有辦法作。一直聊、一直聊、一直聊到下雨我們還是不想回家。

結果我就感冒了:~~~

〔書摘〕不疲勞的生活

安保徹,《不疲勞的生活》(台北:麥田,2009)

《不疲勞的生活》見其目錄就大概知道作者想要說什麼,這是本簡單又幽默的書:D 裡面有很多圖表(把它拍下來可以幫助記憶)。另外我不會整本書都要作個整理,只會打上輕易可作的措施,喔,真是太容易了!

。。。。。

前言

第一章
疲勞就是「您辛苦了」的本質!

不同類型的疲勞
體檢表1 了解「疲勞的類型」
造成不同類型疲勞的原因何在?


A選的比較多,就是「交感神經活躍型」,原因是過多的壓力無法抒解(工作過量、憂慮煩惱、用藥頻繁--->這就是在講我嘛:~~我真的大部分都選A),因應之道可見第二章與第三章

B選的比較多,就是「副交感神經活躍型」,生活過於快樂Orz

AB兩者差異不大,大抵上生活形態健康不過還是有些人身體狀況不太好,可見第三章

體檢表2 「疲勞進程」的診斷
最終變得焦慮或者重病(嗚~~~) 「交感神經優勢疲勞」進程與解決之道



悠悠哉哉、過度保護最終生病 「副交感神經優勢疲勞」進程與解除之道


快生病之前,為自己打造出聰明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發生「不愉快的疲勞症狀」的意外原因


這個毛病、那個毛病都冒出來了?! 疲勞以各種形態出現了
頭、肩、腰,先感到「沉重」接著是「疼痛」,道理何在?
一定時間集中心思之後就會鼻塞,為什麼呢?
睡眠中的小孩會磨牙,可是壓力滯留的警訊?!
徹底解析女性疲勞症狀1手足冰冷是為了保有深部體溫的反應 --->平時最好避免生活於冷氣房或食用冰冷食物,可用熱水袋消除疲勞喔
徹底解析女性疲勞症狀2貧血時光吃鐵劑無法解決問題
徹底解析女性疲勞症狀3更年期障礙的真正原因來自於壓力
小檔案1 代謝症狀群反應了健康狀況!
小檔案2 癲癇、腳不寧症候群等無意識的抖動,都是為了回復血流、消耗能量的反應!


第三章
上緊發條ON的日子也可行 傳授不疲勞秘訣當中的必勝技


工作中也可實踐的疲勞不滯留技巧
消除疲勞的時機與秘訣
使用電腦時,務必讓眼睛每一小時休息十五分鐘 (這個實在是太難了)
呼吸法的驚人效果
簡單的體操讓眼睛、肩膀、腰部的疲勞剎時消除


增進健康的「指尖按壓療法」也適用於「一心二用族」

盡量在時間內結束工作(問題是沒有進度的工作,怎麼使它結束?)
白天三十分鐘小憩,晚上提早三十分鐘回家
疲倦時想要吃的食物其實各有其作用
疲倦時,加了牛奶與糖的咖啡比綠茶更好
可以消除疲勞的飲酒之道?!
營養補給品真的有效嗎?! --->不要問營養補給品有效還是沒效,應該問自己是否過度依賴營養補給品?
小檔案3  利用熱水袋消除疲勞效果非凡!
(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青山自然醫療研究所診所醫師 班目健夫)

第四章
睡眠不足與失眠都是疲勞的溫床


您所不知的熬夜之惡
睡不著的人身體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夜晚好眠的每日行事表
妨礙好眠的睡前不良習慣
促進好眠的入浴方法
就寢時間、姿勢、環境的影響不可忽視
半夜起床,深度深呼吸五回效果驚人
調整姿勢可預防五十肩?!
打呼是自律神經無法保持平衡的警訊?!

第五章
OFF的日子開始 為自己打造不容易疲勞的身體


由假期輕鬆地開始吧
假日作息1合乎身體現況消除壓力的方法
假日作息2「補眠」這件事是好還是壞?
假日作息3有空時不妨大笑幾聲
假日作息4挑戰吃糙米的日式飲食
假日作息5一個月一至二次,連續兩小時讓體溫升高 --->泡澡、泡湯
假日作息6調整自律神經的運動
每月一至二回對身體做些壞事?!
小檔案4 小孩與年長者消除疲勞方式有所不同

第六章
驚人的免疫學體內機制講座 為了想要知道更多的您,開課囉


不違背身體
打造不易疲勞身體的健康金三角1 與疲勞關係密切的「能量代謝系統」
打造不易疲勞身體的健康金三角2 「免疫」的防衛系統為重點所在
體溫是免疫力的外在表現
打造不易疲勞身體的健康金三角3 受到自律神經影響連知覺也變敏銳
自律神經隨著大自然節奏變化
「不疲勞的超人」不存在
小檔案5 氣候左右了人的氣質與壽命?!

結論
修正生活方式對疲勞說不


為心靈加分,疲勞就舒緩了
「謝謝您」治好疾病,「王八蛋」讓人生病
說出感謝二字就可以治療症狀?!
找回情感充沛與大自然結合的自己吧
放寬心些,人生做七成就夠了(很難,真的很難…)
「改變自己,不是改變對方」
堅持信念貫徹以終的人生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高血壓藥

昨天去台大總圖與老師約會,我很有自信的跟老師說,由於現在天氣已經逐漸轉暖,所以我就沒有去吃高血壓藥了!老師跟我說,最近這一兩天氣溫降低,還是要去吃吧?但是我就是任性,我就不要去吃勒~~~結果今天頭痛到不行:O嗚嗚,趕快來吃,希望明天會好轉。

。。。。。

看到這則新聞,嚇死我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2/78/1h48h.html

服藥控制 血壓正常 貿然停藥 昏迷腦死
更新日期:2009/04/02 04:09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新竹市一名42歲有高血壓病史的男性,日前因意識不清被送到衛生署新竹醫院急救。到院時,血壓高達200/110毫米汞柱、昏迷指數6分,電腦斷層顯示為腦幹出血。醫療團隊雖全力搶救,仍不幸腦死;醫師詢問病史後,發現患者是因自行停服降血壓藥,以致血壓飆高

衛生署新竹醫院腎臟科醫師楊忠煒表示,雖然家屬一開始也無法接受,但在醫護人員與社工人員的陪伴下,決定化小愛為大愛,捐贈患者的心、肝、兩顆腎臟,讓4名器官衰竭病人可以重生。

據家屬轉述,該名腦死患者在數月前,經醫師診斷有高血壓,並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服藥後,血壓控制相當不錯。他在發病前兩星期,自認為血壓已恢復正常,不想這麼年輕就與藥罐子為伍,所以停止服用藥物,沒想到兩星期後竟遭逢劇變。

楊忠煒表示,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到正常值,比討論每天吃幾顆降血壓藥重要。雖然各類型的降血壓藥有不同的副作用,但民眾千萬不要自行停藥,一定要與醫師討論服藥後的副作用,然後調整藥物劑量,以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組合。

就算血壓控制正常了,也不可自行停藥,因為絕大部分的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的疾病,而不是一種「可治癒」的疾病。貿然停藥有可能造成血壓反彈上升,甚至造成心、腎、腦等末梢器官損傷,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