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可憐的醫生

之前,因著某些情緒上的問題,所以我就跑去看馬偕的精神科。

其實,我只是去掛家醫科,想做智力測驗,但是聽到我有點憂鬱,所以就改掛精神科。

情緒上的問題,一方面是因著唐爺爺的過世,引發我無止境的沉溺於死亡的陰影下,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的病情並沒有恢復得很好,眼看開刀已經屆滿一年,但是講話還是慢慢的(諸如此類的事)。因為是開腦,所以自己很想知道有沒有影響到智力。我現在發現,精神科的醫生真是超級可憐的。他必須要保持一種客觀但是關心你的態度,而且他要引導你慢慢講出你內心的感受,最後才做出今天會談的結論。因為我是自己去看醫生而不是被強迫的,所以我會把所有的情緒跟醫生說,有什麼問題與疑惑都會問他,真是辛苦他們了。

關於心理的問題,為什麼我不會跟朋友或是跟牧師說呢?其實,有意識的時候會很擔心他們會承受不住(但是不自覺的時候搞不好會給他們帶來傷害),但是面對有過專業訓練的醫生,相信他們所面對的病人要比我這種情況嚴重很多。


第一次,我去看了徐醫生,雖然我自己的感受很沮喪,但是我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D並且睡眠的狀況還好,所以我尚不能被宣布我罹患了憂鬱症。不過醫生跟我說到,醫治憂鬱症的藥有助於有腦部傷害的人吃,因為會幫助腦部恢復,我興高采烈的說,那我要吃!當然,醫生看我這樣當然不會開給我吃XD不過他幫我預約心理師,讓我去做智力測驗,這次做完之後,再過個半年再去作一遍,可以看出在這當中有什麼變化。


之後,我是由心理師幫我做智力測驗,包含昨天,他一共幫我作了兩次的智力測驗。他更進一步讓我了解到,記憶力是被歸屬於腦中的一些部位,其與說話的溝通能力是與智力不相關的,也就是說腦中會被劃分為許多不同的區塊,各自分門負責不同的功能。心理師是說,如果你是一個文學家的話,以前僅需要一天就能創作出一篇優美的文章,現在可能會拉長時間,要長達三天才創作出來,但是,文章的內容是一樣的。

說到這裡,好像就不用再去作智力測驗了,不是嗎?其實,我只是要有個正名罷了,證明我不是個弱智。不過自己的心內要個依據,不管面對什麼,自己知道實情就好。

依照第一次做的測驗,心理師說,昨天的智力測驗應該會在一個半小時作完,但是,他錯了,因為昨天要我講話,而這就會讓他很累,因為我講話超級慢的。昨天的測驗由下午兩點一直做到六點,看他揉揉自己的頭,舒展一下自己的肩膀,到最後還偷打瞌睡XD我真是感覺很不好意思。

有兩個難題,到現在我還是無法理解。第一個是,蒼蠅跟松樹有什麼共通點?Why?皆是生物嗎?另外一個是,為什麼要兼顧科學與人文?我說,科學與人文之間有什麼絕對的依據嗎?(因為我想到潘諾夫斯基)

。。。。。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我也拿去問一下心理師,不過報導的沒頭沒尾,而且我的身體沒有什麼阻礙,心理師是說應該是不會有這種情況。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21/16/1bkk3.html
憂鬱、焦慮 中風患者生活品質降低徵兆
更新日期:2008/12/21 12:22

(路透紐約20日電)荷蘭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憂鬱或焦慮症狀,是曾罹患蛛網膜下腔出血性中風的人生活品質將變差的強烈跡象。

同樣在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中風」(Stroke)期刊發表的另一份報告,也描述了中風對患者配偶造成的長期負面衝擊,然而用積極態度面對,或許有助於減輕這些困難。

兩份研究報告主要撰寫人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Utrecht)的維瑟-梅利(J. M. Anne Visser-Meily)博士說:「主要重點是看到生理症狀後面的心理徵兆和個人個性,來評估生活品質。」她說,這些建議也適用於患者的配偶,這是「以家庭為主的治療的一部分。」

她的團隊針對141名歷經蛛網膜下腔出血後仍獨立生活的患者進行4年追蹤,了解身心健康狀況,發現他們儘管生理健康表現相對高分,情緒和生活中社會面表現卻較低。中央社(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